入塞

宋代曹勋

仆持节朔庭,自燕山向北,部落以三分为率,南人居其二。闻南使过,骈肩引颈,气哽不得语,但泣数行下,或以慨叹,仆每为挥涕惮见也。因作《入塞》纪其事,用示有志节,悯国难者云。

妾在靖康初,胡尘蒙京师。

城陷撞军入,掠去随胡儿。

忽闻南使过,羞顶羖羊皮。

立向最高处,图见汉官仪。

数日望回骑,荐致临风悲。

白话译文

我的一生是多么地不幸:靖康初,金虏包围了京城。

城被攻破后,金兵蜂拥而入,把我掳到了这北国。今天忽然听说宋朝的使节要从这里经过,看看这身胡人打扮,心中羞惭难遏。

没奈何,我爬上最高的山坡,尽力想看清楚宋使的仪仗面目。

宋使过去了,我又悄悄地计算着他回程的时间,想再次看到他,在西风中满怀伤心,涕下滂沱。

词句注释

  1. 朔庭:犹北庭。指北方异族政权。
  2. 骈肩:肩挨着肩。引颈:伸长颈项。
  3. 挥涕:挥洒涕泪。惮:怕,畏惧
  4. 悯:哀怜。
  5. 靖康:宋钦宗年号(1126年-1127年)。
  6. 胡尘:指金国军队。
  7. 羖羊皮:此指羊皮帽。羖,黑色公羊。据洪皓《松漠纪闻》,金国“妇人以羔皮帽为饰”。
  8. 汉官仪:此指南宋官员的仪仗。《后汉书·光武本纪》载,刘秀为更始帝司隶校尉,率部队入长安,三辅父老吏士见了,流着泪说:“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
  9. 荐:再次。

作品鉴赏

诗用乐府体,用第一人称写,选取了陷身金虏的一位妇女的经历及行事,表现广大金统治区宋遗民不屈服金人统治,渴望能得到解放、脱离苦海的心情。

诗前四句写这位女子失陷敌国的经过,追述她原本是京师良家女子,靖康初金人攻陷汴京,把她掳到北地的辛酸遭遇。四句写得平平,但其中强烈压抑住的悲痛,仍可体会出来。接下四句写女子见到南方来的使节的反应,说她听到宋使经过,由于自己穿戴着金人装束,心中深以为耻,不敢挤过去看,可对故国的眷恋,对故国来人的亲切感,又驱使她不能不去看,所以她远离人群,爬上最高处,去瞻望使者的队伍。这四句刻画心态妙到毫末,“立向最高处”极其形象地反映了她羞惭、悲愤的复杂矛盾的心理。“图见汉官仪”一句,涵意也十分丰富:一是要见见故国的使节仪仗,抒发自己对宋朝的热爱,寄托思归情绪;一是暗用刘秀典,希望能早日获得解放,重见大宋军队收复国土。末两句是使者过后,诗说那女子仍然计算着日子,盼着使者回程从这里过,得以再次一洒伤心泪。这两句把前四句的心情更加推进了一步,写得意味很浓,感人肺腑。

清代赵翼题元好问《遗山集》有“国家不幸诗家幸”句,说国家沦陷,蒙受不幸,即因此而造就了一大批诗人,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了忧国忧民的杰出篇章,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曹勋就是如此。他本来是个平庸的诗人,因为见到家国沦陷,人民受难,心中愤愤难安,所以能把亲身经历提炼出这样一首好诗来。全诗写的充满着抑郁,凄凉感人,可以与后来的范成大出使金国所写的《州桥》等诗媲美,也是以这类内容为主题的爱国诗篇中较早的一首。

创作背景

绍兴十二年(1142年)岁末,曹勋奉命出使金国,见宋朝遗民听到南宋使臣经过,都聚在一起观看,呜咽流泪,他心中十分感慨伤心,作了《入塞》诗。

猜你喜欢

翠楼

宋代 • 范成大

在秦楼之北,楼上下皆饮酒者。

连衽成帷迓汉官,翠楼沽酒满城欢。

白头翁媪相扶拜,垂老从今几度看。

思佳客·迷蝶无踪晓梦沉

宋代 • 吴文英

迷蝶无踪晓梦沉,寒香深闭小庭心。欲知湖上春多少,但看楼前柳浅深。

愁自遣,酒孤斟。一帘芳景燕同吟。杏花宜带斜阳看,几阵东风晚又阴。

咏红梅花得“红”字

清代 • 曹雪芹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和答木庵英粹中

金朝 • 段成己

四海疲攻战,馀生寄寂寥。

花残从雨打,蓬转任风飘。

有兴歌长野,无言立短桥。

敝庐犹在眼,殊觉路途遥。

忆秦娥·情脉脉

宋代 • 程垓

情脉脉。半黄橙子和香擘。和香擘。分明记得,袖香熏窄。

别来人远关山隔。见梅不忍和花摘。和花摘。有书无雁,寄谁归得。

曹勋
简介描述:

曹勋(1098年-1174年),字公显,一作功显,号松隐。北宋末词人曹组之子,颍昌府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中国宋代文学家、词人、大臣。

曹勋幼承家训,早通文艺,亦有能文声。入太学后,负时名。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以恩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同进士出身,然仍留武选。靖康元年(1126年),为阁门宣赞舍人,勾当龙德宫。曹勋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后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年)秋,曹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上疏条陈恢复大计,言颇切直,触怒执政,后辗转泉南、江淮间,九年不迁秩。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和议成,曹勋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服金人归还徽宗灵柩,被秦桧猜忌,因乞祠禄,退居天台。其后绍兴十四年(1144年)、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又两次使金,占窥敌情。孝宗乾道七年(1171年),起提举皇城司,旋致仕,淳熙元年(1174年),曹勋去世,年七十余。

曹勋历仕四朝,故诗中多当时见闻,尤以使金诗最为重要。词多应制咏物之作,与其父偏好俗体不同,多见一时中兴之盛,亦颇涉及宫廷郊庙乐章,颇为典雅中正。曹勋的遗著由子曹耜辑为《松隐集》40卷,今传,有《嘉业堂丛书》本等。另有笔记《北狩见闻录》1卷、词集《松隐乐府》3卷等。

曹勋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