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邵尧夫年老逢春

宋代司马光

年老逢春春莫咍,朱颜不肯似春回。

酒因多病无心醉,花不解愁随处开。

荒径倦游从碧草,空庭懒扫自苍苔。

相逢谈笑犹能在,坐待牵车陌上来。

白话译文

年纪老大又逢春天,春天呵,你不要嘲笑人已老年,青春的容颜本不肯像春天一样总是返回人间。

因为多病,我早都无心醉饮,不解愁的花儿却随意开得鲜艳。

厌倦了漫游,任碧草长满荒芜的小径,空寂庭院懒得清扫,由它青苔生遍。

只有和你相见谈笑能令我常觉欣慰,我等待你乘车从大路来到我面前。

词句注释

  1. 邵尧夫:邵雍(1011年-1077年),北宋理学家,字尧夫,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为业。
  2. 咍:嗤笑。
  3. 朱颜:容颜。
  4. 解愁:排解忧愁或愁闷。
  5. 从:任从、任随。碧草:青草。
  6. 懒扫:一作“慵扫”。
  7. “坐待”句:谓等待邵雍乘车前来,司马光《邵尧夫许来石阁久待不至》诗云“林间高阁望已久,花外小车犹未来”,《宋史》邵雍本传说他“出则乘小车,一人挽之,惟意所适。士大夫家识其车音,争相迎候”。陌,路。

作品赏析

首联点题,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春天充满希望、朝气。但偏偏是在诗人生命的暮年。春天带来的喜悦毕竟掩不住人生迟暮的伤感,因为岁月刻在脸上的痕迹是不会像冬去春来一样返老还童的,所以诗人希望春天莫要见怪。看似幽默的语句中实则饱含几多心酸,几许无奈。

颔联写诗人的身心状况。‘牺因多病无心醉”写自己年老多病,不能贪恋酒杯。“花不解愁随意开”,花开带给诗人的不是欣喜,而是更多的烦闷。诗人怪花到处乱开,蛮不讲理之中可以想见诗人内心的烦躁:身体上经受着病痛的折磨,内心由于政治的失意而满腹忧愁,也难怪诗人对着明媚的春光却无动于衷了。

颈联写诗人的生活状态。身心疲倦地沿着没人修理变得杂草丛生的小径漫步,一个“倦”字,写出了诗人的内心体验,常年在政治斗争的阴影里,令诗人身心疲倦:在洛阳期间,内心始终不能得到解脱,漫步于春光碧草之中,仍然不能令其感到放松。“空庭懒扫自苍苔”更是“倦”字的延伸,因为疲倦,懒于做事,所以庭台上才会布满苍苔,由此可以看出诗人对这里的生活并不尽意,他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主人,更像是一个暂居此处的客人。虽然身在朝野,心却依然留在朝中,也难怪要如此郁郁寡欢了。

尾联写了诗人和邵雍的友谊。在内心如此烦闷的情况下,朋友来了还是会谈笑风生的,“坐待牵车陌上来”,诗人盼望与朋友聊天的心情是急切的,可见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依。

司马光虽不以诗为名,但他的诗工稳、亲切,诗风较平实。这首诗亦是如此,他能够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诗意,句句无虚设,看似平常的话语实则包蕴着诗人内心复杂的感情经历。

创作背景

熙宁三年(1070年),司马光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力请守郡。四年四月,改判西京御史台,来到洛阳,始与邵雍相识(见《邵氏闻见录》卷十八),并很快成了莫逆之交。在哲学思想上,二人都讲究象数之学,在政治上,都反对王安石新法,只是表现形式上不同。他们经常在一起作诗唱酬,这就是其中的一首。

名家评价

  • 陈衍《宋诗精华录》:“看似平淡,实则包含艰情。”
  • 北京大学教授张鸣:“司马光此篇则充满“美人迟暮”、“岁不我予”的怃然之慨,并写出闲居生活中百无聊赖的心境。只有末二句以盼望友人前来谈笑,辞情显得稍稍开朗。作者在《独步至洛滨》诗中虽表明:“紫衣金带尽脱去,便是林间一野夫”,实际上被迫离开朝廷,他内心深处是很痛苦的,因而在这首普普通通的酬和诗中,也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

猜你喜欢

萤火

唐代 • 杜甫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阳飞。

未足临书卷,时能点客衣。

随风隔幔小,带雨傍林微。

十月清霜重,飘零何处归。

水上落红时片片。江头雪絮飞缭乱。渺渺碧波天漾远。平沙暖。花风一阵萍香满。

晚来醉著无人唤。残阳已在青山半。睡觉只疑花改岸。抬头看。元来弱缆风吹断。

外戚世家序

两汉 • 司马迁

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夏之兴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以末喜。殷之兴也以有娀,纣之杀也嬖妲己。周之兴也以姜原及大任,而幽王之禽也淫于褒姒。故《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釐降,《春秋》讥不亲迎。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礼之用,唯婚姻为兢兢。夫乐调而四时和,阴阳之变,万物之统也。可不慎与?人能弘道,无如命何。甚哉,妃匹之爱,君不能得之于臣,父不能得之于子,况卑不乎!即欢合矣,或不能成子姓;能成子姓矣,或不能要终:岂非命也哉?孔子罕称命,盖难言之也。非通幽明,恶能识乎性命哉?

闲居赋

魏晋 • 潘岳

岳读《汲黯传》至司马安四至九卿,而良史书之,题以巧宦之目,未曾不慨然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巧诚为之,拙亦宜然。顾常以为士之生也,非至圣无轨微妙玄通者,则必立功立事,效当年之用。是以资忠履信以进德,修辞立诚以居业。仆少窃乡曲之誉,忝司空太尉之命,所奉之主,即太宰鲁武公其人也。举秀才为郎。逮事世祖武皇帝,为河阳、怀令,尚书郎,廷尉平。今天子谅闇之际,领太傅主簿,府主诛,除名为民。俄而复官,除长安令。迁博士,未召拜,亲疾,辄去官免。阅自弱冠涉于知命之年,八徙官而一进阶,再免,一除名,一不拜职,迁者三而已矣。虽通塞有遇,抑亦拙之效也。昔通人和长舆之论余也。固曰:“拙于用多。”称多者,吾岂敢;言拙,则信而有徵。方今俊乂在官,百工惟时,拙者可以绝意乎宠荣之事矣。太夫人在堂,有羸老之疾,尚何能违膝下色养,而屑屑从斗筲之役乎?于是览止足之分,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树,逍遥自得。池沼足以渔钓,舂税足以代耕。灌园鬻蔬,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俟伏腊之费。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乃作《闲居赋》以歌事遂情焉。其辞曰:

傲坟素之长圃,步先哲之高衢。虽吾颜之云厚,犹内愧于宁蘧。有道余不仕,无道吾不愚。何巧智之不足,而拙艰之有余也!于是退而闲居,于洛之涘。身齐逸民,名缀下士。陪京泝伊,面郊后市。浮梁黝以迳度,灵台杰其高峙。闚天文之秘奥,究人事之终始。其西则有元戎禁营,玄幕绿徽,溪子巨黍,异絭同归,炮石雷骇,激矢蝱飞,以先启行,耀我皇威。其东则有明堂辟廱,清穆敞闲,环林萦映,圆海回泉,聿追孝以严父。宗文考以配天,秪圣敬以明顺,养更老以崇年。若乃背冬涉春,阴谢阳施,天子有事于柴燎,以郊祖而展义,张钧天之广乐,备千乘之万骑,服振振以齐玄,管啾啾而并吹,煌煌乎,隐隐乎,兹礼容之壮观,而王制之巨丽也。两学齐列,双宇如一,右延国胄,左纳良逸。祁祁生徒,济济儒术,或升之堂,或入之室。教无常师,道在则是。胡髦士投绂,名王怀玺,训若风行,应犹草靡。此里仁所以为美,孟母所以三徙也。

爰定我居,筑室穿池,长杨映沼,芳枳树篱,游鳞瀺灂,菡萏敷披,竹木蓊蔼,灵果参差。张公大谷之梨,梁侯乌椑之柿,周文弱枝之枣,房陵朱仲之李,靡不毕植。三桃表樱胡之别,二柰耀丹白之色,石榴蒲陶之珍,磊落蔓延乎其侧。梅杏郁棣之属,繁荣藻丽之饰,华实照烂,言所不能极也。菜则葱韭蒜芋,青笋紫姜,堇荠甘旨,蓼荾芬芳,蘘荷依阴,时藿向阳,绿葵含露,白薤负霜。

于是凛秋暑退,熙春寒往,微雨新晴,六合清朗。太夫人乃御版舆,升轻轩,远览王畿,近周家园。体以行和,药以劳宣,常膳载加,旧疴有痊。席长筵,列孙子,柳垂荫,车洁轨,陆摘紫房,水挂赪鲤,或宴于林,或禊于汜。昆弟斑白,儿童稚齿,称万寿以献觞,咸一惧而一喜。寿觞举,慈颜和,浮杯乐饮,绿竹骈罗,顿足起舞,抗音高歌,人生安乐,孰知其他。退求己而自省,信用薄而才劣。奉周任之格言,敢陈力而就列。几陋身之不保,而奚拟乎明哲,仰众妙而绝思,终优游以养拙。

西江月·批宝玉二首

清代 • 曹雪芹

其一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其二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司马光
简介描述: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出生于光州光山(今河南省光山县)。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时期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后代。

司马光于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中进士甲科。先后任谏议大夫、翰林院学士、御史中丞等职。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坚决辞去枢密副使的任命,隐居洛阳十五年,专心编撰《资治通鉴》。宋哲宗即位后,高太后听政,司马光回朝任职,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排斥新党,废止新法。为相八个月后病卒。追封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配享哲宗庙廷,图形昭勋阁;从祀于孔庙,称“先儒司马子”,又从祀历代帝王庙。

司马光在史学、哲学、经学、文学乃至医学方面都进行过钻研,代表作有《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游山行记》《注古文学经》《家范》《医问》等。其在文学上明确反对辞藻堆砌,提倡“可用之文”,推崇文以载道。在宇宙论上认为“万物皆祖于虚,生于气”,在人性论上坚持“善恶混”;在道统论上推崇荀(况)、扬(雄)而对孟子则颇多微词;在王霸论上,持“王霸无异道”立场。司马光为人忠直严谨,低调淡泊,有破瓮救友、诚信卖马等逸事,为世人乐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