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为共命鸟,都是可怜虫。泪与秋河相似,点点注天东。十载楼中新妇,九载天涯夫婿,首已似飞蓬。 年光愁病里,心绪别离中。
咏春蚕,疑夏雁,泣秋蛩。几见珠围翠绕,含笑坐东风。闻道十分消瘦,为我两番磨折,辛苦念梁鸿。谁知千里夜,各对一灯红。
我俩婚后既像一对同命鸟,又都是两条可怜虫。妻子思念我的热泪就像秋天的银河,一点一滴尽洒在东方的天空。十年来妻子一直独守空楼作新妇,九年里我却一直在天涯漂泊,如今妻子已憔悴得首如飞蓬。年月时光在愁病里度过,烦乱的心绪一直在离别痛苦的缠绕之中。
咏春蚕之句以寄思,疑鸿雁传书以见情,泣秋蛋之鸣以抒发心中的悲痛。谁又曾见过,我的妻子过着珠围翠绕的富裕豪华生活,满脸笑容地沐浴着春风?听说她如今已十分消瘦,因为我而受了两次折磨,辛苦地操持生活,还要牵挂着我这位梁鸿。谁能想象我俩今夜远隔千里,为思念对方却各自默默地对着摇红的弱亮灯火
起首直抒胸臆,词语如话。“偶为共命鸟”句,点明怀妻的主旨。次句“都是可怜虫”,一声凄楚的哀叹,为全词定下了悲苦的基调。这两句是把全词的纲。“泪与秋河相似,点点注天东”,从中读者仿佛看到了词人涕泗横流之态:词人凭舷而立,秋水生,触动了离愁,一时心绪万端,百感交集,禁不住热泪横流。泪是内在情感的外化之物,是词人至性深情的体现。
“十载”三句,是“可怜虫”的具体内容,也是引起词人下泪的痛苦之由:十年中有九年劳燕分飞,天各一方,这种压抑人性的痛楚生活,使得这对夫妇容颜憔悴,发如枯草。“十载”“九载”,说明时间的绵长;“楼中” “天涯”相对,强调空域的遥远。时空阻隔,聚少离多,十载人妻,犹谓“新妇”,其间包含了多少潜台词让人去品味,去联想。出语极平凡,亦极沉痛。
“首已似飞蓬”,是外在形象的描写,又是内不心理的刻划。《诗经·卫风·伯兮》篇:“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是女子怀人时的心曲流露。词人在这里双关夫妻双方,既是词人的自画像,亦是为妻“白描”。
“年光愁病里,心绪别离中”,长期离别相思的煎熬,使词人愁病缠身,度日维艰,在身体上和心理上带来不堪忍受的痛苦。两句承上三句而来,用凝炼的语言高度概括了词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咏青蚕,疑夏雁,泣秋蛩”,九字生动地传达出词人相思的情状。古典诗词中这样的用法俯拾皆是。值得注意的是词人选用了“夏”字作定语修饰“雁”。雁是秋天的物候特征,夏天哪有雁。词人目击飞鸟,以为鸿雁来临,全然忘却这是无雁的季节,正是在心理作用下产生的幻觉,由此可见词人的相思之切,“泣秋蛩”,抽泣之声犹如凄凄切切的秋蛩鸣叫。吟诗寄慨,睹鸟为鸿,非但未使词人的心灵得到慰籍,反而徒增哀伤,痛极下泪。这里的春,夏,秋,表明词人一年到头都为相思所苦,见出词人的情之真,情之深。
“几见珠围翠绕,含笑坐东风”,笔锋一转,传出对妻子的歉疚之情。珠围翠绕,指雍荣华贵的生活。“含笑坐东风”,是心情舒畅的神态。这九字是全词唯一的一点亮色,语言疏朗而明快,但前面加上“几见”两字,使这点亮色掩饰无余,化为乌有。
“闻道”三句,写妻子的深情深意。妻子虽然屡受折磨,消瘦不堪可痴心如故,不改初衷,憧憬着能有一天,像梁鸿孟光一样过上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生活。“谁知千里夜,各对一灯红”,多情伤别,日夜萦怀,坐对残灯之前,心驰千里之外。这两句所表达的意境和姜夔“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的词句相同,凄清孤寂之至,含无限感伤意。
全词以共命鸟,可怜虫两个意象为经纬,纵横交织,可怜之中见出共命之深情,共命之中见出可怜之情状;语语含怨,满纸凄凉;语言质朴,情意真切。不过,以长调写《水调歌头》之题,竟无一景语渲染、映衬,一味铺叙,直抒胸臆,终嫌含蓄不够,韵味不足。
此词作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十月南归途中。蒋士铨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二月聘张氏,同年十一月成婚,此后常年在外求学、游历,与妻子相聚时日甚少,1752年(清乾隆十七年),其长子蒋知廉出生的消息也是在旅途中才得知的。词人浮舟秋河之上,念及爱妻千里之远,不禁鼻酸眼热,写下这首词。
莫避春阴上马迟,春来未有不阴时。人情展转闲中看,客路崎岖倦后知。
梅似雪,柳如丝。试听别语慰相思。短篷炊饭鲈鱼熟,除却松江枉费诗。
用“些语”再题瓢泉,歌以饮客,声韵甚谐,客皆为之釂。
听兮清佩琼瑶些。明兮镜秋毫些。君无去此,流昏涨腻,生蓬蒿些。虎豹甘人,渴而饮汝,宁猿猱些。大而流江海,覆舟如芥,君无助、狂涛些。
路险兮山高些。块予独处无聊些。冬槽春盎,归来为我,制松醪些。其外芳芬,团龙片凤,煮云膏些。古人兮既往,嗟予之乐,乐箪瓢些。
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梦魂快趁天风,琅然飞上三山顶。何人唤起,鱼龙叫破,一泓杯影?玉府清虚,琼楼寂历,高寒谁省?倩浮槎万里,寻侬归路,波声壮,侵山枕。
便有成连佳趣,理瑶丝、写他清冷。夜长无奈,愁深梦浅,不堪重听。料得明朝,山头应见,雪昏云醒。待扶桑净洗,冲融立马,看风帆稳!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