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很久以前我就怀有登高望远的凌云壮志,今天终于重新登上了井冈山。千里迢迢来寻访当年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地方,昔日的面貌已经换成了新的容颜。到处耳闻黄莺呀呀歌唱,眼见紫燕翩翩起舞,还有那潺潺流淌的溪水,蜿蜒的盘山公路绕山环岭高入云端。越过了最险要的黄洋界,其他险要的地方就不必再看了。
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风雷滚滚激荡,革命的红旗高高举起,奋力挥舞,到处飞扬。这正是人间革命斗争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景象。从当年率领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到今天已经38年过去了,这仿佛是一弹指一挥手的瞬间。无产阶级革命者有上九重天摘取明月的凌云壮志,有下五大洋活捉大鳖、打倒国内外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在谈笑间把敌人消灭,高奏凯歌,胜利归来。世界上没有做不到的事情,这就如同登山,只要努力攀登,就一定能够到达光辉的顶点。
这首词属记游之作,描绘了毛泽东重游革命故地井冈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上阕纪行,叙事写景,描写井冈山气象一新、生机盎然的壮美风貌,抒发故地重游的感慨。该词上阕中的“凌云志”是一语双关,既是毛泽东很久以来就渴望登高峻的井冈山,同时又在表明自己年纪虽老,仍怀有宏伟的革命理想。回到阔别多年的革命根据地,“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一个“寻”字体现出毛泽东内心深切的怀旧情感,令毛泽东无限欣慰的是,眼前的井冈山和昔日的井冈山根据地相比,简直是新旧两重天,映入毛泽东眼帘的新井冈山是群莺鸣唱,新燕飞舞,流水潺潺,交通方便。它将大自然的清闲曼妙与人工建设的卓越成就都融为一体,纳入到井冈山的新景观之中,给人一派春光明媚、生机盎然、安乐祥和的景象。其中1960年冬修建的从江西宁冈砻市至井冈山茨坪的盘山公路,将昔日羊肠小道盘旋,建设成今日盘山公路高入云端。令人顿想革命建设征途的远大前景和高山仰止之情。尾句“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语意双关,言近旨远。1928年秋,中国工农红军以不足一营的守军,凭借黄洋界天险,英勇抗敌,终将来犯之敌击退,这就是毛泽东在《西江月·井冈山》词中所描述的“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不须看”三字,看似轻巧,实则力比千钧,它体现出内心的豪壮,不仅蔑视黄洋界的自然险阻,而且包含着把人世间的一切艰难险阻都不在话下,予以藐视。
下阕述情言志,抒发革命领袖勇攀高峰、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远大而壮烈的情怀,表达自己内心正在酝酿着的气势磅礴的政治抱负和雄心壮志。“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是对自己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以来如火如茶的革命斗争历程的回顾。这三句表明,毛泽东站在井冈山故地上,面对神州大地,思绪如潮:打从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起步,经过“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武夷山下“风展红旗如画”;广昌路上“风展红旗过大关”;龙岗之战“不周山下红旗乱”;直到“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革命红旗从东打到西,从南打到北,又从北打到南,直打到“百万雄师过大江”,“一唱雄鸡天下白”,打出了一个“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38年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也不过像一挥手之间便很快过去了。而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但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而且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从该词看出,毛泽东对过去不做过多的流连,而是积极地着眼于现在,放眼于未来:“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这三句词表明毛泽东壮志凌云的政治抱负和绝不惧怕任何艰难险阻的坚定决心及胜利信心。“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以富有哲理的格言作结,号召全国人民树立壮志,勇攀高峰,努力战胜目前的阻力和困难。
1927年10月,毛泽东34岁时,率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开辟武装割据道路,沿着这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终于取得了创立新中国的胜利。时隔38年后,年逾古稀的毛泽东又“重上井冈山”。1965年5月,毛泽东巡视大江南北后,于5月22日从湖南长沙登车,沿着途经韶山、安源、三湾、宁冈而直达茨坪的公路上山。当日到达后,先到茅坪。同日,当驱车经过黄洋界哨口时,毛泽东下车仔细察看了经修复的当年放哨红军住过的营房,还站在哨口举目瞭望。大约下午6时,他才到达当年根据地党政军首脑机关所在地茨坪,当晚在井冈山宾馆三所115号房间住下,共住7晚。在井冈山居住期间,毛泽东感慨良多,诗兴勃发,于是在5月25日写下了这首《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毛泽东这首词实际上在1976年元旦就已公开发表,公开发表此词后8个月,1976年9月9日零时10分,他的心脏就停止了跳动。
十里东风,袅垂杨、长似舞时腰瘦。翠馆朱楼,紫陌青门,处处燕莺晴昼。乍看摇曳金丝细,春浅映、鹅黄如酒。嫩阴里,烟滋露染,翠娇红溜。
此际雕鞍去久。空追念邮亭,短枝盈首。海角天涯,寒食清明,泪点絮花沾袖。去年折赠行人远,今年恨、依然纤手。断肠也,羞眉画应未就。
枕簟邀凉,琴书换日,睡余无力。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墙头唤酒,谁问讯、城南诗客。岑寂,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
虹梁水陌,鱼浪吹香,红衣半狼藉。维舟试望,故国渺天北。可惜柳边沙外,不共美人游历。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
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时。
云畔风生爪,沙头水浸眉。
乐哉弦管客,愁杀战征儿。
因绝西园赏,临风一咏诗。
眼中时事益纷然,拥被寒窗夜不眠。
骨肉他乡各异县,衣冠今日是何年?
枯槐聚蚁无多地,秋水鸣蛙自一天。
何处青山隔尘土,一庵吾欲送华颠。
朝与周人辞,暮投郑人宿。
他乡绝俦侣,孤客亲僮仆。
宛洛望不见,秋霖晦平陆。
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
主人东皋上,时稼绕茅屋。
虫思机杼悲,雀喧禾黍熟。
明当渡京水,昨晚犹金谷。
此去欲何言,穷边徇微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