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淡水三年欢意

宋代晏几道

淡水三年欢意,危弦几夜离情。晓霜红叶舞归程。客情今古道,秋梦短长亭。

渌酒尊前清泪,阳关叠里离声。少陵诗思旧才名。云鸿相约处,烟雾九重城。

白话译文

如君子相交淡如水般已经三年,欢乐自在,短短的几夜之间就像这急凑的琴声一般便要分离。明天天色微亮之际,红叶漫天飞舞之时便要踏上归程。如此分别之情,古今同慨,在这秋意微凉之际,我将日夜思念,梦见曾经的场面。

端起面前清澈的水酒,默默的留下不舍的泪水,琴弦也凑热闹一般的奏起阳关三叠,仿佛一同相送友人。杜甫曾借诗词寄托思念的友人颇有才名,我亦愿仿效之。小云,小鸿,我们相约再次相见的地方,在烟雾缭绕的京城。

词句注释

  1. 临江仙: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双调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2. 淡水:淡水之交的省称,指不以势利为基础的友情。
  3. 危弦:急弦。乐器之弦紧,则其音高亢。
  4. 短长亭:古时设在大道旁边的驿亭,供行人休息。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故曰短长亭。
  5. 渌酒:美酒。渌,同“酥”。尊:“樽”,酒杯。
  6. 阳关叠:古曲《阳关三叠》的省称。亦泛指离别时唱的歌曲。
  7. 少陵:诗人杜甫常以“杜陵”表示其祖籍郡望,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此处为作者自喻。
  8. 云鸿:指其友人沈十二廉叔、陈十君龙家歌女小云、小鸿。
  9. 九重:指天子所居之地,因王城之门有九道。

作品赏析

这首词不是在写某一次的分手或相思,而是对自己多年来所经历的种种离别和漫长的相思做一高度概括抒情。晏几道是一位多情词人,每到一处,必然与歌妓缱绻缠绵,分手时就有相思痛苦。经历得多,品尝得深,抒发得真切强烈。

“淡水三年欢意,危弦几夜离情。”首句起得颇为急切,一下子便将读者拉入到告别的场景当中。同时,这种急切的切入,也暗示了离别结果的不小人之交甘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所谓“淡水”云云,并非是形容情谊平淡如水,而是在着重强调情感与交往的纯正性。古人迎来送往,常有音乐相伴。声弦急促,如催告别,又为这离别的场面配上了一种声音效果。行文至此,按照一般的习惯写法,词的下文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接续方式:一种是接写倒时序的追忆。这样的好处是会造成一种章法上的跌宕,使词显出一种回环之美。一种是顺接顺时序的铺写,展望离别之后的种种场景。这样的好处是能够体现出感情的绵绵不断,且能为作品留下绕梁不绝的余绪。小晏处是能够体现出感情的绵绵不断,且能为作品留下绕梁不绝的余绪。小晏基本上采取了后一种的写法,只不过,他稍稍改变了叙事的节奏,用一种场面描写稍稍缓和了一下上文的奔泻直下之势。“晓霜红叶舞归程。”这是写眼前景,这样的句子。实在是充满了画面感。归程已在眼前展开,人却将行而未行。霜风渐起,红叶飘飞,一条迢迢的道路,一端连接着即将告别的现在,另一端则是连接着别后遥远的未来,时间与空问合二为一了。“客情今古道,秋梦短长亭。”今古道,点出古往今来,事皆如此。一条古道,不知承载了多少离别,这就再使眼前的离别具有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含义。短长亭,本是古人分手话别或是旅行时休息的地方,如今却仿佛变成了刻度,刻画下了离别的距离。以长亭古道为背景来设置人物和铺写感情,是晏几道非常喜欢的方法。他在另一首《浣溪沙》中亦有句:“衣化客尘今古道,柳含春意短长亭。”与此词一写春一写秋,倒也町形成映衬。

词之上片写将别而未别,充满了张力。下片却又回荡一笔,不写离别,而继续写离别之场面。“绿酒尊前清泪,阳关叠里离声。”古人送别,历来有唱《阳关》的传统。含泪举杯,唱曲作别,离别的对象终于出现了。“少陵诗思旧才名。”这句是小晏自况平生,是对眼前人的诉说,也是抒发心中的感慨和牢骚。李明娜《小山词校笺注》引杜甫《戏简郑广文虔兼呈苏司业源明》诗:“广文到官舍,系马堂阶下。醉则骑马归,颇遭官长骂。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赖有苏司业,时时与酒钱。”以为小晏是以郑广文自比,正不必如此坐实。“云鸿相约处。烟雾九重城。”至词的末尾,词人终于把词笔荡向远处,展望了一下未来。云、鸿这几位歌女的名字,常常出现在晏几道的词作当中。她们既是晏几道挚爱的对象,同时亦是晏几道精神上的安慰。在仕途受到挫折之后,爱情几乎成了晏畿道全部的精神寄托。他的理想,他的情绪,全是借助对爱情的描写抒发出来。“云鸿相约处,烟雾九重城。”即使是用真心许下约定,这约定也不一定能够实现。相约之地雾锁重城,到末了,还是一个看不清楚的未来。

创作背景

元丰二年(1079年),晏几道从江南回到汴京,却并未得以在汴京长留,元丰五年(1082年),便又被任命为颍昌许田镇监。晏几道春季赴任,去时与汴京友人相约再会。三年以后,时值元丰八年(1085年)秋,允晏几道调离许田镇的文书下达。晏几道得以重回汴京,此《临江仙》便是他在回汴京途中的感慨之作。当时,晏几道四十八岁,几或知天命矣。他知晓此去后风高路远,那漫漫人生的路途,前方如何,尚不可知,这许田镇之人事即将成为旧事,大概今后便再不会提及了。可那情谊几许,清如淡水,却总是可念可叹的。这便是这首词的创作缘由。

名家点评

  •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晓霜红叶舞归程。客情今古道,秋梦短长亭。”又,“少陵诗思旧才名。云鸿相约处,烟雾九重城。”亦复情词兼胜。

猜你喜欢

广谪仙怨·胡尘犯阙冲关

唐代 • 窦弘余

天宝十五载正月,安禄山反,陷没洛阳。王师败绩,关门不守。车驾幸蜀,途次马嵬驿,六军不发,赐贵妃自尽,然后驾行。次骆谷,上登高下马,望秦川,遥辞陵庙,再拜,呜咽流涕,左右皆泣。谓力士曰:“吾听九龄之言,不到于此。”乃命中使往韶州,以太牢祭之。因上马索长笛,吹笛,曲成,潸然流涕,伫立久之。时有司旋录成谱,及銮驾至成都,乃进此谱,请名曲。帝谓:“吾因思九龄,亦别有意,可名此曲为《谪仙怨》。”其旨属马嵬之事。厥后以乱离隔绝,有人自西川传得者,无由知,但呼为《剑南神曲》。其音怨切,诸曲莫比。大历中,江南人盛为此曲。随州刺史刘长卿左迁睦州司马,祖筵之内,长卿遂撰其词。吹之为曲,意颇自得。盖亦不知本事⒁。余既备知,聊因暇日撰其辞,复命乐工唱之,用广其不知者。其词曰:

胡尘犯阀冲关,金辂提携玉颜。云雨此时萧散,君王何日归还?

伤心朝恨暮恨,回首千山万山。独望天边初月,蛾眉犹自弯弯。

醉蓬莱·重九上君猷

宋代 • 苏轼

余谪居黄,三见重九,每岁与太守徐君猷会于栖霞。今年公将去,乞郡湖南。念此惘然,故作此词。

笑劳生一梦,羁旅三年,又还重九。华发萧萧,对荒园搔首。赖有多情,好饮无事,似古人贤守。岁岁登高,年年落帽,物华依旧。

此会应须烂醉,仍把紫菊茱萸,细看重嗅。摇落霜风,有手栽双柳。来岁今朝,为我西顾,酹羽觞江口。会与州人,饮公遗爱,一江醇酎。

最高楼·旧时心事

宋代 • 程垓

旧时心事,说着两眉羞。长记得、凭肩游。缃裙罗袜桃花岸,薄衫轻扇杏花楼。几番行,几番醉,几番留。

也谁料、春风吹已断。又谁料、朝云飞亦散。天易老,恨难酬。蜂儿不解知人苦,燕儿不解说人愁。旧情怀,消不尽,几时休。

临江仙·探梅

宋代 • 辛弃疾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和刘评事永乐闲居见寄

唐代 • 李商隐

白社幽闲君暂居,青云器业我全疏。

看封谏草归鸾掖,尚贲衡门待鹤书。

莲耸碧峰关路近,荷翻翠扇水堂虚。

自探典籍忘名利,欹枕时惊落蠹鱼。

晏几道
简介描述:

晏几道(1038年-1110年),字叔原,号小山,江西省进贤县文港镇晏殊村人。晏殊之子。宋代词人。

晏几道出身名门,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诗词天赋,14岁参加科举考试,金榜题名。凭借《鹧鸪天》名扬天下。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晏殊去世,17岁的晏几道结束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晏几道的朋友郑侠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治罪,晏几道因此受到牵连,被送进牢狱,后得以释放。晏几道和在京城等待新官职的黄庭坚走得很近。后晏几道决心远离官场,寄情于诗词创作。至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晏几道在寂寞困顿中逝世。

晏几道存世的词集《小山词》260首词作中,长调仅有3首,其余全为小令晏几道的诗词所表达的寓意深远,为宋代最浪漫的词作。晏几道是北宋词坛写小令“第一人”,正是因为其创作,小令才能成为日后流行的词调体式之一。在李商隐、李煜、黄庭坚等一众曾借梦抒情的文人中,晏几道堪称其中的高手。晏几道以梦写情的创作手法,对后世词坛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