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山赋

唐代柳宗元

楚越之郊环万山兮,势腾涌夫波涛。纷对回合仰伏以离迾兮,若重墉之相褒。争生角逐上轶旁出兮,其下坼裂而为壕。欣下颓以就顺兮,曾不亩平而又高。沓云雨而渍厚土兮,蒸郁勃其腥臊。阳不舒以拥隔兮,群阴冱而为曹。侧耕危获苟以食兮,哀斯民之增劳。攒林麓以为丛棘兮,虎豹咆㘎代狴牢之吠嗥。胡井眢以管视兮?穷坎险其焉逃?顾幽昧之罪加兮,虽圣犹病夫嗷嗷。匪兕吾为柙兮,匪豕吾为牢。积十年莫吾省者兮,增蔽吾以蓬蒿。圣日以理兮,贤日以进,谁使吾山之囚吾兮滔滔?

白话译文

在永州城的远郊之外环绕着很多的山,山峰好像波浪一样向前奔腾着。高低错落的群山互相掩映,就好像是重重叠叠的墙壁在比试各自的高度。它们都争抢着往上面冲、往外面跑,山峰的下面,仿佛是断裂了的壕沟一样。人们都还在为平坦的地势而高兴,可还没有高兴完一亩地的地方,地势就又开始变高了。每当山里面有云雾的时候土地就会被打湿,蒸腾出的味道十分腥臊。阳气在这里淤积不前,许多冰凉的阴气就和它开始结合。劳苦大众们都在危险的山上劳动才能够获得生存所需要的食物,我对他们所遭受的这些辛劳十分同情,也很心疼!山峰下面茂密的森林就像是将我束缚住的荆棘一样,老虎、豹子的吼声就像是看管监牢的野兽的叫声。我为什么要在这里呆着像青蛙一样坐井观天?原因是即使是到了险阻的群山外面也没有可以逃往的地方!所以在自己受到莫名的冤屈的时候,就算是圣人也是害怕恶语中伤的。我本来不是兕,但是被关到了木笼里面;我本来不是猪,但是被关进了牢圈!足足十年过去了,没有人来问过我,在我身边好像只有那些遍野的蓬草和蒿草!只是世事得到不断的治理,贤德的人才能被重用,是谁把我困在这无边无涯的深渊里的?

词句注释

  1. 囚山:指作者被囚禁在山上,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长时间地被山包围,好像是被囚禁了似的。
  2. 楚越之郊:指的是楚地和越地的边郊处,借指作者被贬之地永州。环:围绕。
  3. 势:山势。腾涌:奔腾的样子。
  4. 纷: 特别多的样子。对:是。回合:围绕。离迾(liè):有的离散,有的遮挡。迾,遮挡。
  5. 重:重重叠叠。墉(yōng):指城墙。褒:本义为赞颂,在这里通“抱”,指环绕。
  6. 争生:比着加高。角逐:竞相争胜。轶(yì):超出、超过。旁出:多方伸展。
  7. 坼(chè):迸开,出现裂痕。壕(háo):沟壑。
  8. 欣:高兴、喜欢。颓:倾斜。就:趋向、趋从。
  9. 曾(zēng):可是、但是,竟然。不亩平:不到一亩地是平的。
  10. 沓(tà):集合、聚合。渍(zì):润泽。厚土:指土地。
  11. 蒸:指瘴气。郁勃:茂盛。郁,变得强烈。腥臊:很难闻的气味。
  12. 阳:指阳气。舒:舒展、顺畅。拥隔:堵塞。
  13. 群阴:众多污秽。阴,指阴气。冱(hù):冻裂。曹:相照应、掩映。
  14. 侧耕:在山边耕作。侧,指土地不平坦。危获:在高险的山地上收获。苟:苟且。
  15. 增劳:加重劳苦。
  16. 攒(cuán):聚集,集中。麓(lù):指山脚。丛棘:指的是古代囚禁犯人的地方,为了防止犯人逃跑,周围都用荆棘堵上。
  17. 咆㘎(hǎn):动物吼叫的声音。狴(bì)牢:在这里指的是监狱。狴,古代的一种野兽,叫作狴犴(àn),是用来看护监狱门的。吠嗥(háo):大叫。
  18. 胡:为什么。井眢(yuān)以管视:坐井观天。眢,井枯无水,一作“殒”;管视,见识狭隘。
  19. 穷:历尽。坎险:地势上高低错落。
  20. 顾:顾念,念及。幽昧之罪:没有名目的罪过。幽昧,昏暗不明。加:加身。
  21. 虽:即使。病:忧虑、忧患。嗷嗷:杂乱的声音。
  22. 匪:同“非”,不是。兕(sì):像犀牛一样的野兽。吾为柙(xiá):指我被关在木笼中,意同“柙吾”。柙,关猛兽的木笼;为,被
  23. 豕(shǐ):猪。吾为牢:我被关在牢圈中,意同“牢吾”。
  24. 积:一共。省:问起、问候。
  25. 蔽:遮蔽,埋没。蓬蒿(hāo):这里指蓬草和蒿草。
  26. 圣:开明的君主。理:治理。
  27. 贤:优秀的臣子。进:提拔进用。
  28. 吾山:指永州的自然山水。滔滔:形容时间的流逝。

作品赏析

开头八句,写地处楚、越之间的永州的山形地势。“楚越之郊”二句说永州地区万山环绕,山势腾踊如波浪起伏。“波涛”一喻,是从其动态方面来看的。“回合仰伏”二句,又说山丘峰峦之形态,或环回,或接合;或上仰,或下伏;或稍离,或遮拦,不一而足。“重墉”一喻,是从其静态方面来看的。“沓云雨”四句,写永州之气候让人难以适应:过量的雨水浸沤着厚厚的泥土,腐草烂叶蒸腾着腥臊的气味;阳气被壅隔而不能舒发,阴气却连成一片,沉凝固塞,笼罩着山林。这使当地人民生活困苦,也使作者的身心健康都受到严重摧残。“哀斯民之增劳”一句有如《离骚》“哀民生之多艰”一句,将自己和民众的痛苦全部包含在内。“攒林麓”二句以林麓代丛棘,以虎豹代狱大,以明喻第二次点题。“胡井眢”句就自身立言:我为何这样缺乏远见,乃至历尽坎坷险阻而无处逃遁,没有出路?作者为了实现政治理想而参加“永贞革新”,正所谓“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结果却是远贬蛮荒,正是“井眢管视”。“顾幽昧”二句,立即转入正论,这是第三次点题,其中“虽圣”一词有着强烈的反讽意味。最后以“山之囚吾”第四次点题,淋漓尽致地抒泄了作者的痛苦与悲凉。

全赋一韵到底,一气呵成,通过“借喻”的手法,突破传统的“以朝市为笼”,把永州的群山比作狴牢,以极为奇特的构思,通过两句说一事来层层推进,巧妙而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压抑十年却无处诉说的幽怨激愤。

创作背景

此赋作于元和九年(814年),此时柳宗元被贬谪于永州,此地四面环山,久不得出,因此,丘林草木都视被柳宗元视为囚牢,故有作此赋。

名家点评

近代教育家、政治家章士钊《柳文指要》:将《永州八记》与《囚山赋》对读,同一地也,而所处者感情之向背,如此其风马牛不相及。

猜你喜欢

山花子·此处情怀欲问天

宋代 • 刘辰翁

此处情怀欲问天,相期相就复何年。行过章江三十里,泪依然。

早宿半程芳草路,犹寒欲雨暮春天。小小桃花三两处,得人怜。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

宋代 • 杨万里

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

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

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绿野风烟,平泉林木,东山歌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三岔驿

明代 • 杨慎

三岔驿,十字路,北去南来几朝暮。

朝见扬扬拥盖来,暮看寂寂回车去。

今古销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树。

荔枝图序

唐代 • 白居易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柳宗元
简介描述:

柳宗元(773年—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祖籍河东郡(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芮城一带)人,出身河东柳氏,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

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章的成就大于诗作。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被推为“游记之祖”。元和十四年(819年),柳宗元去世,享年四十七岁。南宋绍兴年间,宋高宗追谥其为文惠昭灵侯。

柳宗元著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柳宗元遗族所建柳氏民居,现位于山西沁水县文兴村,为国家4A级景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