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
满瓯似浮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
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
诏书许逐阳和至,驿路开花处处新。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新妆竟与画图争,知是昭阳第几名?
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一树衰残委泥土,双枝荣耀植天庭。
定知玄象今春后,柳宿光中添两星。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昔年戎虏犯榆关,一败龙城匹马还。
侯印不闻封李广,他人丘垄似天山。
襄阳太守沉碑意,身后身前几年事。
汉江千岁未为陵,水底鱼龙应识字。
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
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明神司过岂令冤,暗室由来有祸门。
莫为无人欺一物,他时须虑石能言。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亭亭背暖临沟处,脉脉含芳映雪时。
莫恨夜来无伴侣,月明还见影参差。
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这种诗体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晋的民谣,定型、成熟于唐代。
代表作品有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